- 查看
- 历史
-
史迹・遗迹
村雨之松
位于佐渡海上保安署境内,树高19m,树干周长最粗达到6m,树枝伸展的姿态相当精彩。以前被航行在海上的船当作标志,在两津甚句中也有被传唱过。有被称为“御旅所之松”“御番所之松”的时代,现在的名称是明治时代到访佐渡的尾崎红叶(作家)把被飞溅的浪花淋湿的松树用“被村雨淋湿”来表达形容而得名。是县的天然纪念物。
两津地区 -
史迹・遗迹
新穗银山
位于朱鹭放鸟地点的深山位置,推测与“鹤子银山”基本在相同时期开始开采的银山,也被称为“泷泽银山”。留有江户时代的记录和绘图,但不清楚所发现的年代,至今还留有很多未解之谜的银山。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居住在山中,但过去曾被称为“泷泽千轩”,可见其热闹程度。还保留有“百枚间步”“黄金间步”等遗迹。
国中地区 -
传说
安寿冢(畑野)
在佐渡《安寿和厨子王》的传说有两个版本。畑野是母亲与兄弟姐妹重逢,在回京都的途中,安寿过世的地方。据说在埋葬了安寿爱用的梳子等遗物的遗址上修建的就是这个土冢。自古就作为祈求丰收、良缘、治愈眼病的圣地,被大家所崇敬。到了夏天会举办安寿天神祭。
国中地区 -
其他
日本最后的朱鹭喂养地
1967年,一只野生朱鹭飞到了西三川。朱鹭观察员宇治金太郎日复一日地跟朱鹭对话,看护,得以成功喂养朱鹭。不久被保护的朱鹭根据宇治先生的名字被命名为“kin(金)”,在朱鹭保护中心走完了它的36年的生涯。石碑是为纪念成功地喂养朱鹭的宇治先生和日本最后的野生朱鹭“kin”而修建的。
国中地区 -
史迹・遗迹
镇目市左卫门之墓
镇目市左卫门是从桃山到江户时代初期的武将。在关原之战中作为德川家臣非常活跃。在1618年赴任为佐渡奉行后,实施了各种措施,为金银山的复兴而尽心尽力,令其青史留名。墓碑上刻着称赞他的业绩的碑文。建于1845年。
相川地区 -
神社・佛寺
佐渡国分寺迹
根据圣武天皇的圣旨在各国建立的国分寺中的一个。据说在764年作为佐渡国分寺落成。是在北陆地区很罕见的瓦屋顶的佐渡最古老的寺庙,但由于大火・雷电等曾经被烧毁过几次,有重建的历史。在宽阔的占地内排列着金堂・回廊・中门・南大门・塔迹・新堂迹等的基石。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大安寺
庆长11(1606)年,初代佐渡奉行・大久保石见守长安创建的寺庙。登上山门的长石板路非常漂亮,主殿设有“三叶葵”寺纹图案。有长安生前为自己修建的“逆修塔”,还有供奉为佐渡金银山黎明期开发尽了心尽了力的河村彦左卫门的“五轮塔”,这两座塔都是国家指定史迹。还有众多佐渡奉行所役人(官员)的墓。 墓地背后是被指定为佐渡市天然纪念物的漂亮红楠林。由于矿山的发展而急剧城市化。相川的自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寺庙和神社仍能保存原始植被。大安寺的郁郁葱葱的自然林也繁殖生长着红楠巨树・山茶花・冬青卫矛等多种植物。
相川地区 -
其他
仓谷的巨大草鞋
在真夜地区的大仓谷有着每年新年都会做巨大草鞋的习俗。早春就会挂到村庄的两端。这个巨大草鞋夸张显示“在这个村里居住着巨人”,是代表道祖神的一种,祈求消灾除恶。每年3月都会挂上新的换下旧的。现在国道350号沿线上还装饰着宽约1米,长1.8米的巨大草鞋。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二宫神社
本来顺德上皇看到在二公主・忠子女王诞生时镰仓幕府建造的暂定行宫的地方野菖蒲竞相盛开,从而命名为菖蒲殿。据说祭奠在18岁就去世的忠子女王,之后在深草天皇时代被作为“二宫大明神”修建了神殿。境内有祭祀忠子女王遗发的“菖蒲殿”和属于宫内厅管辖的御墓所。另外在神殿东南还背对树林修建了茅草庑殿顶式建筑的能舞台。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石名清水寺
在807年创建并起源的古寺。寺院大门口喷出的清水,也是木食修行者的修行圣山奥之院(内庭)・檀特山的圣水。因敬慕在佐渡悟道的木食弹誓(木食的开祖),在大约190年之后1781年至1789年来岛的游行僧・木喰行道在弹誓修行的地方重建了釈迦堂。还保留有“药师如来坐像”“地藏尊立像”等。院内的大银杏是市的天然纪念物,被作为“送子银杏”以及“肠胃病的灵验树”而被大家所信奉。
相川地区 -
能舞台
加茂神社能舞台
据说天仁2(1109)年,由于源义纲(加茂次郎)被流放到佐渡,义纲从本来所服务的京都山城国・加茂神社请求分灵,请神来而创建的加茂神社。之后迁移到现在的地方。并于元禄7(1694)年重建。这座神社因把鸡“作为神的使者”而著名。能够在这些建筑物中发现鸡形状的木鼻。这个神社除了供奉“鸡大绘马”(市指定有形文化财产),还供奉其他多个描绘有鸡的小绘马。 加茂神社,与中原的若一王子神社,竹田的大膳神社,潟上的牛尾神社并称为“国仲四所御能场”。是很有来历的表演能的场所。在神社背后建有代表佐渡的独立型能舞台。 每年8月举办加茂神社夜能。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长安寺
据说是在831年奠基的位于久知河内村落的古寺庙。在收藏庫中收藏着木制阿弥陀如来坐像和铜钟,两个都是日本国的重要文化财。木制阿弥陀坐像据说是平安时代后期的作品。铜钟是在13世纪左右从若狭(福井县)的海底打捞上来的,后来被捐赠给了长安寺。是日本仅存的47口通称・朝鲜钟之一,是新澙县唯一现存例。总高107.5厘米、口径61.2厘米。精美细致设计图案的龙头和蔓草图案的模样非常醒目。
两津地区 -
神社・佛寺
实相寺
据说被流放到佐渡的日莲圣人发配到一谷(Ichinosawa)之后,每天早上就站在这个丘陵上念诵妙法(经文)。院内陈设着因思念父母而合掌膜拜旭日的乡里安房的“思亲”铜像,还有“挂袈裟的松树”“御手清水”等,另外树龄1000多年的巨大杉树“三光之杉”(市的天然纪念物)枝繁叶茂。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大日堂
创建于1490年的“大日灵神社”的前殿。据说现在的建筑(县的有形文化财)是在1718年重建的。堂内安置有木食清眼的作品“大日如来坐像”(市的有形文化财)。作为牛的守护神被很多人深深信奉,自古以来整个岛内饲养牛的人们会和牛一起徒步来拜访。献纳有很多“ 牛的绘马匾”“牛的草鞋”。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小布势神社
在据说是椿尾石匠作品的具有历史的石狮子前,就是生长着橡树和椨木等的宽阔院内。据传是室町时代西三川的庄主本田山城入道建立的。神体是在本殿背后的被石栅栏包围起来的御食石。作为是神降临的场所被大家认为是很神圣的,祭神仪式也是对这块石头进行。有从附近发现“子持勾玉”,作为古代祭祀遗迹也是很宝贵的存在。
国中地区 -
其他
明治纪念堂
为了祭奠在日清战争中牺牲的40多名佐渡出生的士兵“得胜寺”的本荘了宽师募集了善款,在1902年落成。后来合祀了在日俄战争、西伯利亚事件、满洲事变中牺牲的英魂。挂有书法家・吉田晚稼所书写的“明治纪念堂”的匾额,堂内还悬挂有大山巌元帅、胜海舟、东乡元帅所书写的字画。占地内还有“俄罗斯水兵的墓”。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禅长寺
是位于背对赤泊港的缓坡上的高地的真言宗的寺庙。据传创建于827年左右。33年才开龛一次的本尊・圣观世音菩萨是初代宫田蓝堂所制作的蜡模铸造佛像。作为京极为兼居住了6年的寓所而闻名,由于京极为兼在1303年如愿回到了京都,从而把内殿的秘藏佛像起名为“归乡观音”,被大家所信奉。另外马堀法眼喜孝大画家捐赠了“京极毗沙门天”。是“佐渡七福神巡礼路线”之一。被作为兼备智慧和勇气的神,另外还管理财宝・福德的神,至今仍被大家深深信奉。
南佐渡地区 -
神社・佛寺
庆宫寺
以大日如来为正尊的真言宗的寺庙,创立于807年,寺名是由于顺德上皇第一公主庆子宫曾在此度过每天而得名。由于公主一直深信福禄寿尊天,因此马堀法眼喜孝大画家捐赠了《神护福禄寿》。是“佐渡七福神巡礼路线”之一。装备有带转动装置的八角形佛龛的“八祖堂”是县的有形文化财(文物)。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本光寺(泉)
皈依日兴上人的日性上人在1310年开山。建在顺德上皇行宫“黑木御所遗址”附近。顺德上皇帝从京都带来的四尊佛像中的一尊“木尊圣观音立像”(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是寺庙的宝物,另外还有日莲上人的得意门生日兴上人亲笔书写的“曼荼罗”(市的有形文化财)。
国中地区 -
史迹・遗迹
鹤子银山
残留在泽根五十里山中的佐渡最大的银山遗址。1542年被越后国的商人发现,之后邀请了石见银山的以采矿为业的人们来,开始全面挖掘。已经确定了600多个开采痕迹。现在的泽根地区是作为银山的港口而繁荣起来的。鹤子银山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最终传到了山那一面的相川金银山,并被运用到了相川金银山的开发・运营当中。
相川地区、国中地区 -
史迹・遗迹
下国府遗迹
位于县道65号线沿线的竹田桥附近,以大佐渡山脉为背景的四角形遗迹(日本国的史迹)。有由双重护城河环绕,两栋掘立柱(在地上挖坑竖立的柱子)的建筑物遗迹。 出土了大批9世纪前后的须惠器(青灰色陶质土器)、土师器(茶褐色素烧土器)等。元禄地帐有记载“下国府”地名,认为是与国府相关的官衙或官邸之类的建筑物。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大崎白山神社能舞台
大崎社区位于山间风景之中,沿着羽茂川逆流而上。镇守・白山神社与宫本寺相邻而建。整齐排列的石墙非常美丽,穿过鸟居之后就能看到被镇守树林包围着的正殿。简直就是象征了孕育出高度精神文化的大崎地区的寂静空间。另外大崎地区传承着“Chobokuri”“文弥木偶戏”等各种丰富表演艺术。大崎地区也是佐渡岛中盛行能的地区。院内能舞台是庑殿顶山墙入口茅草屋顶的建筑,包括主舞台区和后舞台区。壁板上描绘着松竹。还备有钟孔。它有不但传承了舞台样式还传承了能文化的功绩,被指定为市文化财产。
南佐渡地区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长江热串彦神社能舞台
在长江川南侧宽阔水田地带有热串彦神社的丛林。建在水田中的狛犬令人印象深刻。 是平安时代编纂的《延喜式》中所记载的佐渡国“式内社”九座神社之一。 据说搬迁之后,现在的神社是正德4(1714)年修建的。这座神社主祭加茂氏的祖神,并且配祭曾经镇座过金北山的金山彦命。 神社院内的古色古香的稻草屋顶能舞台,面向大殿落座在侧正面。 舞台由主舞台区和后舞台区组成,由后台通向舞台的桥式通道与演员休息室相连。据说建于安永年间(1764-1780年)。据推测是佐渡少有的现代建筑之前的建筑,是非常珍贵的能舞台,被指定为市文化财产。
两津地区 -
神社・佛寺
小比睿神社
是与“莲花峰寺”院内毗邻的旧镇守,明治时期分离,成为了神社。在石造明神牌坊和覆屋内的本殿是日本国重要文化财。在牌坊上有刻着在1608年佐渡代官(第一代佐渡奉行)大久保长安和他的弟弟安政成为施主,同寺主持・快宥建立的碑文。在茅草屋顶的前殿,在二月份会进行为祈求丰收的“田游祭神仪式”。
南佐渡地区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武井熊野神社
悄悄地建立在杉林中的村社。修建于1869年的能舞台(县的有形民俗文化财),为瓦屋顶正面歇山顶・背面悬山顶式建筑的舞台,瓦屋顶的由后台通向舞台的桥式通路、与前殿兼用的“演员等候室(有大镜子,在休息室和通路之间)”等,在佐渡属于正规建造方式的能舞台,横梁上的蛙股有被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刻上“加具乐殿”的文字。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智光坊
一进去就会有精彩雕塑映入眼帘的真言宗的古寺。808年在没有寺庙的空山创立的寺庙,正尊为千手观世音菩萨。大门雕塑的惠比须天被作为驱鬼招福,特别是捕捞丰收和守护海上安全的神,被大家虔诚信奉至今。祭祀拥护海洋的保护神・金比罗权现的堂宇,是1833年由村山地区的木匠头・高野甚左卫门建立的。堂中所雕刻的雕塑群,震撼了所有来访的人。马堀法眼喜孝大画家捐赠了“仓崎惠比须天”。是“佐渡七福神巡礼路线”之一。
国中地区 -
史迹・遗迹
石臼冢
羽茂地区的小泊和相邻的真野地区的椿尾都是由于石匠而繁荣起来的地区。小泊的石匠们因为是石佛的作者而驰名。石臼曾是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被人们遗忘。很惋惜这些的当地人们,修建了石臼冢。在1977年收集了每家每户的石臼,供奉在该地区的白山神社。
南佐渡地区 -
其他
北条家住宅
江户时代作为中医诊所开业,代代继承了“道益”的名称的北条家族宅邸。当你穿过茅草屋顶的庄重威严的长屋门就会到以茅草屋顶和细木骨架为特点的主屋(日本国家重要文化财)。认为主屋的建筑年代是在18世纪下半叶。被庭院的树木所环绕的广阔占地内,其他还林立着米仓、家居用品仓库、味噌仓。
国中地区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小泊白山神社能舞台
面对国道350号线而建。院内被打扫的干净整洁,神殿也被细心打理,令人印象深刻。据说开端是兵败屋岛的平宗清,在此地建立了祠堂。小泊与相邻的真野地区椿尾一样,是因石匠而繁荣的地区。由做工精致的狛犬迎接客人们到达院内。小泊的白山神社也因供奉从各家收集来的石臼的石臼冢而有名。 能舞台在平成22(2012)年被修缮过,坐落在面向神殿的右侧。由主舞台和后舞台组成。配置有伴唱座,贵人出入口,天花板钟孔。背面壁板上描绘有松树,东侧描绘有竹子。由后台通向舞台的桥式通道延伸到演员休息室。演员休息室与神殿相邻。能舞台被指定为市文化财产。
南佐渡地区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总社神社能舞台
建立在郁郁葱葱吉冈地区的神社。作为把佐渡国式内社九社诸神聚集在一堂的总社,最初坐落在佐渡国衙(檀风城址)附近,据说在德治2(1307)年由吉冈地头本间氏把总社迁移到了现在的地方。院内除了有天满宫等院内神社,还有推定是明治中期建筑的配备有宽广观看席的能舞台。 这个拥有无数能演出记录的能舞台是山墙入口悬山顶波形瓦屋顶的建筑。舞台由主舞台和后舞台区组成,壁板上描绘着松树。由后台通向舞台的桥式通道与演员休息室相连。面朝神社正殿的舞台布局等遵循佐渡能舞台样式。被指定为市文化财产。在总社例祭宵宫供奉由佐渡鹭流狂言研究会传承的县指定文化财产・鹭流狂言。
国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