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渡概要
歷史
佐渡金山 道遊之割戸
佐渡奉行所蹟
從出土的遺跡發現一萬年前佐渡就有人居住了。在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的國誕生神話中,佐渡以第七個大八島登場,在《日本書紀》的相同神話中“億岐州”和“佐渡州”也以第5個雙胞胎登場。
奈良時代就被當作一國的佐渡,當時被定為流放地。722年批評皇室的萬葉歌人穗積朝臣,1221年承久之亂中敗陣下來的順德上皇, 1271年批判鐮倉幕府和其他宗教的日蓮聖人,1434年惹怒了當時的將軍而成就了能樂的大師世阿彌等,一直到中世紀都有在政治鬥爭中失敗的貴族以及知識份子被流放到此地。
如同在平安時代末期的《今昔物語集》中所記錄的一樣,佐渡一直以來都以滔金島嶼聞名,江戶時代之後,德川家康認為佐渡很有展望,進而將佐渡納為幕府的直轄區(天領 ),從此開始正式開發金銀山。所開採出來的金銀,成為江戶幕府的重要財政支柱。
因礦山逐漸繁榮,從日本各地聚集來了許多以採礦、淘金、木匠、測量技術員、商人、漁民等,因人口急增,糧食需求也大量增加,也因此礦山技術得以應用到海岸丘陵斜坡新田開發上。此外為確保礦山使用的炭灰・木材等生產資源無虞,山區的森林也被御林(官有林)和奉行所(市政府机关)嚴格管理。
如此珍惜保護森林和農地的佐渡,也就被指定為國際保護鳥類朱鷺在日本的最後棲息地。一直到江戶時代後期,朱鷺仍是到處可見的鳥類,但自明治時代之後,因過度捕殺及大量使用農藥而造成棲息環境惡化,使朱鷺被逼到瀕臨絕種的危機。日本的朱鷺於2003年絕種,但1999年開始人工繁殖中國所贈送的朱鷺,也在同年誕生了第一隻雛鳥。2000年之後順利培育雛鳥,而相關人員也努力地推進整備可讓朱鷺棲息的環境,因此得以在2008年放生10隻朱鷺。從此一直致力於回歸野生的活動,努力增加朱鷺繁殖,期望朱鷺能重返佐渡的天空。
被流放的歷史人物
順德上皇
日蓮聖人
日蓮聖人是日蓮宗的創始人。由於當時地震,饑荒,瘟疫等災害連連,因此日蓮聖人向鐮倉幕府的最高權力者北條時賴諫書了1冊《立正安國論》。在這本書中諫訴接連不斷發生災害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幕府和民眾信仰邪教,如不信法華經則將會帶來不斷的災難,並批判鐮倉幕府和其他宗教,最後終於在1271年被流放到佐渡。日蓮上人被發配到塚原的三昧堂,這是一家非常荒涼的墓地小堂。次年四月被轉到市野澤為止,在此居住了半年之久。在三昧堂居住時,與其他宗教的僧侶展開一場被稱為“塚原問答”的論戰,也因此撰寫了《開目抄》。移居到市野澤之後也撰寫了《觀心本尊抄》,據說這就是首次公開的日蓮宗的本尊法華曼荼羅。在佐渡島上度過了三年的時光,之後被赦免回到了鐮倉。佐渡島上留有許多和日蓮聖人相關的遺跡以及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