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佐渡概要
  2.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

佐渡大致有三種文化的特點。流放的貴族和知識分子傳來的貴族文化,由於礦山發展而來的奉行人(相當於市政府官員)和官吏從江戶帶來的武士文化,還有北前船等商人和水手帶來的市民文化,這些文化融合發展培育成的文化可說是日本的縮影。

能樂

如同和歌詩人大町桂月用"夜鶯和十戶之村的能舞台"的詩句描繪過去農家一邊耕作一邊哼著謠(能的台本)的日常一樣,能樂被融入到了生活中的地區,在日本全國也很罕見。最繁盛的時代據說有200多個能舞台,現在還留有30多個能舞台,佔據日本能舞台的三分之一。佐渡從古時起就與能樂很有淵源,但真正在佐渡把能樂發揚的如此廣大的是江户時代能樂師出身的佐渡代官(第一代佐渡奉行)大久保長安從奈良帶来的兩位能樂師所造成的巨大影響。佐渡的能樂,原来是被視為武士的教養,作為神事能(神社祭祀儀式中供奉能樂)傳播到島内的,逐漸演變成了村民的舞・謠・看的娛樂活動,這也是最大的特徵。也因此,現存的許多能舞台是建造在村落的共同財產的神社境内。傳承至今的佐渡的能樂表演基本上集中在六月至八月,特别是6月為薪能月,每個星期都能在某個地方觀賞到能樂。您也可以在實際演出能樂的能舞台“體驗能・仕舞”。

能楽

佐渡Okesa(民謠)

原曲據說是九州Haiya節(南風小調)在宴會上提高興致的小調。透過水手傳到小木地區,從宴会小調演變成了盂蘭盆舞歌謠,並流傳到金山選礦場,被大家所吟唱。成立於1924年民謠團體“立浪會”的村田文三的歌聲,使佐渡Okesa被作為“正調佐渡Okesa”横空出世,聲名大振。帶一點哀怨的調子和高雅優美的舞蹈,成為代表日本的民謠。

佐渡おけさ

鬼太鼓(Ondeko)

一邊祈禱每年的五榖豐登和漁業豐收、以及家内安全,一邊為村落的每家每户祈求消災免難,在島内的很多祭祀典禮上表演的只有佐渡才有的傳統表演藝術。據說島內有大約120個地區的鬼太鼓。大致分為“撒豆流”“一足流”“前浜流”“花笠流”“潟上流”的5個流派,但村落不同,鬼太鼓的内容也會有所不同,可以說没有一個是相同的。每年5月在兩津地區舉辦的“佐渡國鬼太鼓.COM”,能够觀賞到從各個地區聚集来的各種各樣的鬼太鼓。

撒豆流
穿著素袍(日式禮服)帶著黑漆帽子(日本古時一種禮帽)的老先生拿著斗升,按照太鼓的節拍揮動著長袖跳舞。

一足流
江户時代,在相川被稱為鬼太鼓的原型,按照太鼓的節拍單脚跳似地跳舞。

前浜流
兩只鬼,按照笛聲和太鼓的節拍跳舞。也有加入被稱為ROSO的“鬼太鼓響導”的村落,在發賀禮的人家解說。

花笠流
作為花笠舞的演出節目之一進行表演,一只鬼安祥沉静地跳舞。當地稱之為“鬼舞”“鬼之舞”。

潟上流
一個張嘴一個閉嘴的一對鬼交替地跳舞。此外有的村落會有獅子參與,是在島内被跳得最多的舞。

鬼太鼓(おんでこ)

木偶戲

佐渡有說教木偶・野吕間泥人(黑青臉的喜劇傀儡)・文彌木偶三種類型的木偶戲。這些都被作為“佐渡的木偶戏戲”被指定為日本國家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說教木偶随著說教曲的道白進行表演,會與野吕間泥人(黑青臉的喜劇傀儡)一起表演。野吕間泥人(黑青臉的喜劇傀儡)是用質朴的佐渡方言進行表演,一般是作為幕間狂言登場。文彌木偶最初傳喻的是文彌曲,但作為三味線的唱奏被講述流傳下来,據說在1870年左右確立了操縱木偶和講故事的表演方式。

人形芝居

春駒(Harigoma)

横跨木馬的脖子,一邊随著地方歌謠說些祝賀的話,一邊跳舞乞討,是過年以及慶祝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傳统表演藝術。相川地區的春駒所使用的深褐色臉頰歪曲的離奇面具,據說是江户時代初期活躍在相川金銀山的以採礦為業的人中最活躍的但馬的相貌。

春駒(はりごま)

Tsuburosashi

被指定為新潟現無形民俗文化財的佐渡的太神樂舞樂(雅樂曲中以器樂合奏進行伴奏而起舞的舞曲)之一。供奉給位於羽茂地區的菅原神社,向氏子(参加祭祀的規定地區的居民)乞討的太神樂。同一系統的神樂有”鬼舞Tsuburosashi”以及小木地區的“大々神樂”以及“Chitochinton”。“Tsuburo”是指男性生殖器,據說“sashi”是插的轉換,是祈求子孫繁榮和豐收的原始民間藝術。

つぶろさし

花笠舞

被指定為新潟縣無形民俗文化財產的祈求五榖豐登的表演藝術。舞蹈演員帶著裝飾有紅色・黄色・藍色・紫色・白色的花帽子跳舞而得名。由慶祝水稻種植的“御田舞”,慶祝豐收的“神事舞”,歡慶收穫的“千代舞”“金田舞”構成。其他有加入獅子以及鬼舞等。特别是九月中旬在位於兩津地區的久知八幡宫舉辦的是大型華麗的舞蹈活動。

花笠踴り

相川音頭(集體舞蹈的歌曲)

目前尚不清楚盂蘭盆舞的起源,但在佐渡有很古老的歷史。盂蘭盆舞歌曲的歌詞涉及到一同殉情以及時事等各個方面。其中在佐渡奉行的御前用舞蹈歌唱源平軍談至今還被傳唱。每年六月初在相川地區舉辦的“宵乃舞”可以觀賞到男性有張有弛的優雅舞姿。

相川音頭

兩津甚句(盂蘭盆舞歌曲)

流傳在兩津地區的盂蘭盆舞歌曲。據說該音樂優於“Okesa”,由於曲調抑揚頓挫特別有些難唱,很受專業人士的讚賞。不清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傳唱的,但作為佐渡民謠中的代表,非常有人氣。

傳統工藝

無名異燒

“無名異”是從佐渡金山周圍開採的包含氧化鐵的紅土的名字,混入黏土高溫緊燒(不用釉和顏料等燒製陶器)而成的佐渡獨特陶器。陶器非常硬,敲擊會發出清脆的金属聲。越用越有光澤是其魅力,從日常用品到手工藝品,種類豐富。在相川地區有被認定為人間國寶的伊藤赤水的陶器窯,作為無名異燒的故鄉而知名。

  • 無名異焼
  • 無名異焼

蠟模鑄造

鑄造是指把熔化的金属倒入到模具的空腔中,製作成器具以及藝術作品的金属件製造技術,用蠟製作作品原形,被稱為蠟模鑄造。用土製造鑄模,為取出定型的作品必须要打破鑄模,一个鑄模只能製作出一件,是非常珍貴罕見的傳統工藝。該工藝技術的的起源據說是在江户時代由於佐渡奉行命令鑄造大炮,炮身圖案是用蠟模鑄造的。其中被認定為人間國寶的佐佐木象堂的作品,有被展示在佐渡汽船新潟港客運站候車室,其他還能在佐渡歷史傳說館内的佐佐木象堂紀念館觀賞到。

蝋型鋳金

裂織

經紗使用藤以及松科植物的皮取出的纖維以及木棉紗等,緯紗使用把舊的衣服和布料撕裂成细條的舊木棉,再次重新纺織而成的再生布。由於堅固結實風雨很難透過,過去一直被作為工作服而深受大家的鍾愛。現在由於手感或給人的感覺以及所配颜色的美觀而被人們所注目。被製作成背包以及桌布、小物件等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品和如同繪畫般美麗的挂毯等藝術作品。

裂き織り

竹工藝品

佐渡從古代起就由於是優良竹子的產地而出名。據說野生的竹子・细竹的種類有20多種。除了竹籃以及濾盆等日用品,還被製作成小裝飾件以及玩偶等。是經典紀念品。此外不僅是民間工藝品,竹藝作家所製作的細膩大膽的竹藝術品,在國内外獲得了較高的評價。

  • 竹細工
  • 竹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