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
- 歷史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安養寺羽黒神社
據說是772年從出的羽黒神社請來的神社,被大杉樹圍繞,正殿與鎮守的鬱鬱蔥蔥的樹林互相調和。位於小村落的安養寺,自古以來在定期祭祀中,不供俸鬼太鼓而是供俸能。能舞台據說是江戸時代末期的建築,茅草廡殿頂式的建築(縣的有形民俗文化財)。過去與神殿相對的形式建造在參拜路上,但在1909年左右被移築・増建,是佐渡現存能舞台中最小的能舞台。
國中地區 -
史跡・遺跡
鎮目市左衛門之墓
鎮目市左衛門是從桃山到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在關原之戰中非常活耀,是德川家臣。1618年赴任為佐渡奉行後,實施了各種措施,為金銀山的復興盡心盡力,而青史留名。墓碑建於1845年,上面刻著讚揚其業績的碑文。
相川地區 -
神社・佛寺
本光寺(宫川)
由日朗上人開山,弟子日行上人開創。院內還保留著日蓮聖人在打開並閱讀得意門生日朗上人從鐮倉帶來的赦免狀時所坐過的“赦免石”,以及掛上袈裟的松樹“掛袈裟之松”等與日蓮聖人有淵源的史跡。
國中地區 -
其他
日本最後的朱鷺餵養地
1967年,一隻野生朱鷺飛到了西三川。朱鷺觀察員宇治金太郎日復一日地與朱鷺對話,看護,得以成功餵養朱鷺。不久之後,這隻受到保護的朱鷺以宇治先生的名字被命名為“kin(金)”,在朱鷺保護中心走完了它36年的生涯。石碑是為紀念成功地餵養朱鷺的宇治先生以及日本最後的野生朱鷺“kin”而修建的。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實相寺
據說被流放到佐渡的日蓮聖人發配到一谷(Ichinosawa)之後,每天早上就站在這個丘陵上念誦妙法(經文)。院內陳設著因思念父母而合掌膜拜旭日的鄉里安房的“思親”銅像,還有“掛袈裟的松樹”“御手清水”等,另外樹齡1000多年的巨大杉樹“三光之杉”(市的天然紀念物)枝繁葉茂。
國中地區 -
傳説
安壽塚(畑野)
在佐渡,《安壽和廚子王》的傳說有兩個版本。畑野是母親與兄弟姐妹重逢之後,在回京都的途中,安壽過世的地方。據說是在埋葬了安壽愛用的梳子等遺物的遺址上修建了這個土塚。自古就以祈求豐收、良緣、治癒眼病的聖地,而被大家所崇敬。到了夏天會舉辦安壽天神祭。
國中地區 -
能舞台
加茂神社能舞台
據說天仁2(1109)年,由於源義綱(加茂次郎)被流放到佐渡,義綱從本來所服務的京都山城國・加茂神社請求分靈,請神來而創建的加茂神社。之後遷移到現在的地方。並於元祿7(1694)年重建。這座神社因把雞“作為神的使者”而著名。能夠在這些建築物中發現雞形狀的木鼻。這個神社除了供奉“雞大繪馬”(市指定有形文化財產),還供奉其他多個描繪有雞的小繪馬。 加茂神社,與中原的若一王子神社,竹田的大膳神社,潟上的牛尾神社並稱為“國仲四所禦能場”。是很有來歷的表演能的場所。在神社背後建有代表佐渡的獨立型能舞台。每年8月舉辦加茂神社夜能。
國中地區 -
其他
倉谷的巨大草鞋
在真夜地區的大倉谷有著每年新年都會做巨大草鞋的習俗。早春就會掛到村莊的兩端。這個巨大草鞋誇張顯示“在這個村里居住著巨人”,是代表道祖神的一種,祈求消災除惡。每年3月都會掛上新的換下舊的。現在國道350號沿線上還裝飾著寬約1米,長1.8米的巨大草鞋。
國中地區 -
史跡・遺跡
村雨之松
位於佐渡海上保安署境內,樹高19公尺,樹幹最粗達到6公尺,樹枝生長的相當茂盛。以前被航行在海上的船當作標誌,在兩津甚句中也被傳唱過。歷經被稱為「御旅所之松」、「御番所之松」的時代,現在的名稱是明治期到訪佐渡的尾崎紅葉(作家)把被飛濺浪花淋濕的松樹用「被村雨淋濕」來表達形容而得名。是縣指定天然紀念物。
兩津地區 -
史跡・遺跡
新穂銀山
位於朱鷺放生地點的深山裏,推估是與“鶴子銀山”在相同時期開採的銀山,也被稱為“瀧澤銀山”。雖然留有江戶時代的記錄和繪圖,但仍不清楚所發現的年代,所以至今還留有許多未解之謎的銀山。現已很少人居住,但過去曾被稱為“瀧澤千軒”,可見其熱鬧程度非凡。還保留有“百枚間步”“黃金間步”等遺跡。
國中地區 -
其他
明治紀念堂
為了祭奠在日清戰爭中犧牲的40多名佐渡出生的士兵,由“得勝寺”的本荘了寬師募集了善款,在1902年落成。後來合祀了在日俄戰爭、西伯利亞事件、滿洲事變中犧牲的英魂。掛有書法家・吉田晚稼所書寫的“明治紀念堂”的匾額,堂内並懸掛有大山巌元帥、勝海舟、東鄉元帥所書寫的字畫。占地內也建有“俄羅斯水兵之墓”。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長安寺
據說在831年開基,位於久知河內村落的古寺廟中的收藏庫裏,收藏著木製阿彌陀如來坐像和銅鐘,這兩個都是日本國的重要文化財。木製阿彌陀坐像據說是平安時代後期的作品。銅鐘是在13世紀左右從若狹(福井縣)的海底打撈上來的,後來捐贈給長安寺。是日本僅存的47口朝鮮鐘之一,新澙縣唯一現存的。總高107.5公分、口徑61.2公分。精緻設計的龍頭和蔓草模樣的圖案非常醒目。
兩津地區 -
史跡・遺跡
鶴子銀山
殘留在澤根五十里山中佐渡最大的銀山遺址。1542年被越後國商人發現之後,便邀請了石見銀山的以採礦為業的人們來,開始進行全面挖掘。已經確定了600多個開採痕跡。現在的澤根地區是因銀山的港口而繁榮起來。鶴子銀山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傳承到山的另一邊的相川金銀山,並被運用到了相川金銀山的開發和營運當中。
相川地區、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小布勢神社
位於椿尾石匠作品中,最具歷史意義的石獅子前,生長著橡樹和椨木的寬廣院內。據傳是在室町時代,由西三川的莊主本田山城入道所建立的。神體是被本殿背後的石柵欄包圍起來的禦食石。因被認為是神佛降臨的場所而成為神聖的存在,因此也會對這塊石頭進行祭神儀式。附近也被發現“子持勾玉”,在古代祭祀遺跡中,具有寶貴的存在價值。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二宮神社
原本是順德上皇在二公主・忠子女王誕生時,鎌倉幕府建造的暫定行宮。順德上皇因看到野菖蒲競相盛開的美姿,而命名為菖蒲殿。據說是祭祀在18歳就去世的忠子女王,在之後的深草天皇時代,被尊為「二宮大明神」修建了神殿。境内有祭祀忠子女王遺髪的「菖蒲殿」和屬於宮内庁管轄的御墓所。另外在神殿的東南還背對樹林修建了茅草廡殿頂式建築的能舞台。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禪長寺
位於背對赤泊港緩坡上的高地的真言宗寺廟,據傳鑑於827年左右。33年才開帳一次的本尊・聖觀世音菩薩是初代宮田藍堂所製作的臘模鑄造佛像。京極為兼居住了6年的寓居而聞名,因京極為兼在1303年如願回到了京都,從而把內殿的神祕佛像起名為“歸郷觀音”,被大家所信奉。另外,馬堀法眼喜孝大畫家捐贈了「京極毘沙門天」畫作。是「佐渡七福神巡禮路線」之一。被尊為兼備智慧和勇氣之神,以及財富管理,福德之神,至今仍被大家深深信奉。
南佐渡地區 -
神社・佛寺
慶宮寺
以大日如来を為正尊的真言宗的寺廟,建於807年。據傳寺名因順德上皇長公主慶子宮每天在此度過而得名。公主一直深信福祿壽尊天,因此馬堀法眼喜孝大畫家捐贈了「神護福祿壽」畫作。是「佐渡七福神巡禮路線」之一。「八祖堂」配備有迴轉裝置的八角形佛轎,是縣的有形文化財。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本光寺(泉)
由皈依日興上人的日性上人在1310年開山。建在順德上皇行宮“黑木禦所遺址”附近。順德上皇帝從京都帶來的四尊佛像中的一尊“木尊聖觀音立像”(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是寺廟的寶物,另外還有日蓮上人的得意門生日興上人親筆書寫的“曼荼羅”(市的有形文化財)。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八幡若宫社
深受兩津湊的人們所喜愛的,被愛稱為“若宮先生”的神社。每年5月5日都會舉辦例行大祭“湊祭(節)”。若宮通大街沿路舞動著大漁旗,抬著雄壯威武的神轎遊行,港口城市都充滿了熱氣沸騰,將氣氛渲染得熱鬧非凡。除了院内的“正殿”,還有“天滿天神社”“出雲大社”“大佐渡海神社”的“合祀殿”、北一輝・昤吉兄弟的石碑等。
兩津地區 -
史跡・遺跡
下國府遺跡
位於縣道65號線沿線的竹田橋附近,以大佐渡山脈為背景的四角形遺跡(日本國的史跡)。雙重護城河環繞,兩棟掘立柱(在地上挖坑豎立的柱子)的建築物遺跡。 在這裏有大批9世紀前後的須惠器(青灰色陶質土器)、土師器(茶褐色素燒土器)等出土。元祿地帳中記載著“下國府”之地名,所以被認為是與國府相關的官衙或官邸之類的建築物。
國中地區 -
其他
北條家住宅
江戶時代,以中醫診所開業,並代代繼承了“道益”之名稱的北條家族宅邸。穿過以茅草作為屋頂的的長屋門之後,就會來到以茅草屋頂和細木骨架為主要特徵的主屋(日本國家重要文化財)。主屋的建築年代大約在18世紀後半。被樹木環繞的廣闊庭園占地內,還建有米倉、家居用品倉庫、以及味噌倉庫。
國中地區 -
史跡・遺跡
石臼塚
羽茂地區的小泊和相鄰的真野地區的椿尾都是因石匠而繁榮起来的地區。小泊的石匠們因石佛的作者而馳名。石臼曾是生活必需品,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已被人們遺忘。很惋惜這些的當地人們,修建了石臼冢。在1977年收集了每家每户的石臼,供奉在该地區的白山神社。
南佐渡地區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大崎白山神社能舞台
大崎社區位於山間風景之中,沿著羽茂川逆流而上。鎮守・白山神社與宮本寺相鄰而建。整齊排列的石牆非常美麗,穿過鳥居之後就能看到被鎮守樹林包圍著的正殿。簡直就是像徵了孕育出高度精神文化的大崎地區的寂靜空間。另外大崎地區傳承著“Chobokuri”“文彌木偶戲”等各種豐富表演藝術。大崎地區也是佐渡島中盛行能的地區。院內能舞台是廡殿頂山牆入口茅草屋頂的建築,包括主舞台區和後舞台區。壁板上描繪著松竹。還備有鐘孔。它有不但傳承了舞台樣式還傳承了能文化的功績,被指定為市文化財產。
南佐渡地區 -
神社・佛寺
小比叡神社
與“蓮花峰寺”相鄰的舊鎮守,明治時期分離之後,成為了神社。石造明神鳥居和覆屋內的本殿都是日本國重要文化財。鳥居上刻著1608年佐渡代官(第一代佐渡奉行)大久保長安和他的弟弟安政成為施主,同寺住持・快宥建立神社時所留下的碑文。在茅草屋頂的前殿,每年2月都會進行祈求豐收的“田遊祭神儀式”。
南佐渡地區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武井熊野神社
寂靜地建在杉林中的村社。修建於1869年的能舞台(縣的有形民俗文化財),為瓦屋頂正面歇山頂・背面懸山頂式建築的舞台,瓦屋頂是後臺通向舞台的橋式通路,與前殿兼用的"演員等候室(有大鏡子,在休息室和通路之間)"等,在佐渡屬於正規建造方式的能舞台,橫樑上的蛙股有被一字一字地雕刻上「加具樂殿」的文字。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長江熱串彥神社能舞台
在長江川南側寬闊水田地帶有熱串彥神社的叢林。建在水田中的狛犬令人印象深刻。是平安時代編纂的《延喜式》中所記載的佐渡國“式內社”九座神社之一。據說搬遷之後,現在的神社是正德4(1714)年修建的。這座神社主祭加茂氏的祖神,並且配祭曾經鎮座過金北山的金山彥命。 神社院內的古色古香的稻草屋頂能舞台,面向大殿落座在側正面。舞台由主舞台區和後舞台區組成,由後台通向舞台的橋式通道與演員休息室相連。據說建於安永年間(1764-1780年)。據推測是佐渡少有的現代建築之前的建築,是非常珍貴的能舞台,被指定為市文化財產。
兩津地區 -
神社・佛寺
大日堂
創建於1490年的“大日靈神社”的前殿。據說現在的建築(縣的有形文化財)是在1718年重建的。堂內放置有木食清眼的作品“大日如來坐像”(市的有形文化財)。以牛的守護神而被人們深深信奉著,自古以來整個島內飼養牛的人們會和牛一起徒步來參拜。有很多“ 牛的繪馬匾”“牛的草鞋”等被獻納與此。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智光坊
一進去就會有精彩非凡的雕塑映入眼簾的真言宗古寺。808年在沒有寺廟的空山創立的寺廟。正尊是千手觀世音菩薩。大門雕塑的惠比須天被尊為驅鬼招福,特別是捕撈豐收和守護海上的安全之神,被大家虔誠信奉至今。祭祀擁護海洋的守護神・金比羅權現的堂宇,是1833年由村山地區的木匠頭・高野甚左衛門建立的。堂中所雕刻的雕塑群,震撼了所有來訪的人。馬堀法眼喜孝大畫家捐贈了「倉崎恵比須天」的畫作。是「佐渡七福神巡禮路線」之一。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總社神社能舞台
建立在鬱鬱蔥蔥吉岡地區的神社。作為把佐渡國式內社九社諸神聚集在一堂的總社,最初坐落在佐渡國衙(檀風城址)附近,據說在德治2(1307)年由吉岡地頭本間氏把總社遷移到了現在的地方。院內除了有天滿宮等院內神社,還有推定是明治中期建築的配備有寬廣觀看席的能舞台。 這個擁有無數能演出記錄的能舞台是山牆入口懸山頂波形瓦屋頂的建築。舞台由主舞台和後舞台區組成,壁板上描繪著松樹。由後台通向舞台的橋式通道與演員休息室相連。面朝神社正殿的舞台佈局等遵循佐渡能舞台樣式。被指定為市文化財產。在總社例祭宵宮供奉由佐渡鷺流狂言研究會傳承的縣指定文化財產・鷺流狂言。
國中地區 -
神社・佛寺 能舞台
小泊白山神社能舞台
面對國道350號線而建。院內被打掃的干淨整潔,神殿也被細心打理,令人印象深刻。據說開端是兵敗屋島的平宗清,在此地建立了祠堂。小泊與相鄰的真野地區椿尾一樣,是因石匠而繁榮的地區。由做工精緻的狛犬迎接客人們到達院內。小泊的白山神社也因供奉從各家收集來的石臼的石臼塚而有名。 能舞台在平成22(2012)年被修繕過,坐落在面向神殿的右側。由主舞台和後舞台組成。配置有伴唱座,貴人出入口,天花板鐘孔。背面壁板上描繪有鬆樹,東側描繪有竹子。由後台通向舞台的橋式通道延伸到演員休息室。演員休息室與神殿相鄰。能舞台被指定為市文化財產。
南佐渡地區